在攝影鏡頭的世界里主要分成四種類型:平面攝影鏡頭、電子新聞采集(ENG)或外景節(jié)目制作(EFP)鏡頭、現場演播室攝影機鏡頭,以及電影鏡頭。幾乎沒有人會在電影制作中使用到ENG(電子新聞采集)鏡頭或現場演播鏡頭,但如今平面攝影鏡頭與電影鏡頭之間的界限卻變得模糊了。高清數碼單反相機以及中端數碼電影攝影機崛起后,人們對于相對經濟實惠的電影鏡頭的需求變大了。除此之外,擁有更大尺寸傳感器(比如超35mm的格式)的數碼電影攝影機,也要求鏡頭有更大的成像圈。
新晉電影制作者投資自己的批設備時,電影鏡頭的標價往往令人望而卻步。如此高的價格,也令人不禁想問:“這些鏡頭真的物有所值嗎?”簡單來說:值!讓我們來進行詳細的分析,暫且不談這些鏡頭的結構有什么不同,先來看看這兩種鏡頭之間的區(qū)別,以及各自的用途。
首先,電影鏡頭與平面攝影鏡頭之間的不同應該在于對焦刻度。現代平面攝影鏡頭在設計上注重構造緊湊和輕量化,自動對焦功能也是設計中重要的一環(huán)。為了配合現代單反相機的訴求,它們必須能非??焖俚貙崿F對焦,于是鏡頭的對焦行程被地縮減。這樣當尋找焦點時,對焦結構不用轉動太多,速度也就更快了。
我們來繼續(xù)說說鏡頭焦點行程的問題,也就是焦點從近物距調節(jié)到無窮遠,對焦環(huán)需要轉過的度數。在許多的現代平面攝影鏡頭上,這個角度大概只有15到20度,這非常利于自動對焦的機械結構,因為鏡身馬達不需要轉動太多就可以找到精準的焦點。但如果你想用它們配合手動調焦,那簡直就是噩夢。如此局限的轉動角度,使得鏡身上只能有很少的距離標尺。現在許多的平面攝影鏡頭甚沒有可見的對焦刻度,它們要么是純自動對焦,要么要求你純靠眼睛觀察去對焦。即使是有對焦刻度的鏡頭,你可能也只能找到4’,7’,20’和無限遠的刻度,這并不能幫助你進行精確地手動對焦。
舉個例子,當使用大光圈拍攝一個距離相當近的物件時,你的景深可以淺一英寸范圍(或更淺),而且你沒法在4英尺和7英尺的標記之間確定5英尺2英寸具體在哪一點上。如果被拍攝對象在移動,就像經常在動作電影里那樣,那你幾乎不可能僅靠那些粗略的對焦刻度找到精準的焦點位置。即便你可以依靠觀察監(jiān)視器上的圖像邊緣是否銳利來調焦,對焦環(huán)轉動角度范圍太小,也很難使被攝物一直在景深之中。
再說說電影鏡頭,它的不同在于極大地拓展了對焦刻度和轉動角度。許多現代電影鏡頭的對焦環(huán)有三百度甚更多的轉動空間。這就留出了充分的空間來標記刻度,尤其是近距離內的刻度。你經常會看到電影鏡頭上標記著3’,3’3”, 3’6”,3’9”,4’等刻度。對焦刻度的增加,以及跟焦環(huán)上額外添加的精確焦點標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手動對焦變得容易,拍攝移動對象時跟焦也更為平滑精準。但實際上鏡身之內的光學元件轉動的幅度是沒有變化的,只不過是壓縮或拓展了對焦控 制的行程。用齒輪結構來舉例說明:一個小的齒輪旋轉一圈可能只使得一個較大的齒輪旋轉了其周長的很小一部分。
電影鏡頭的另一個巨大優(yōu)勢就是速度(光孔大小)。許多現代平面攝影鏡頭的光圈值僅有f2.8,或者更小;也有不少變焦范圍較小的鏡頭光圈值還停留在f3.5到 f4的區(qū)間。對于平面攝影師來說,這并不算什么問題,因為他們可以比較隨意 地調整快門速度來補償小光圈造成的光 量損失。并且平面攝影師還經常使用閃光燈配合拍攝,它可以在須臾的曝光時 間內提供非凡的光量——那是我們這些 電影攝影師無法得到的!由于會影響到 運動模糊,電影攝影師無法隨意地調整葉子板角度,而只能依賴光孔更大的鏡頭,也就是通常說的高速鏡頭。
鏡頭速度更快則意味著光孔更大。 對于既定的焦距來說,光圈系數等于鏡 頭焦距除以入射瞳直徑。在100mm的鏡頭上想獲得f2的光圈值,要求前鏡組的 直徑少有50mm。而若要將光圈值擴大f1.4,那么前鏡組的直徑就少需要 72mm了。
除此之外,統(tǒng)一電影鏡頭組中所有鏡頭的尺寸是如今的設計趨勢。這是為了在拍攝中更加快速地更換不同焦距的鏡頭。整個鏡頭組的光圈和尺寸常常是取決于焦段長的那支鏡頭。更大的體積意味著更大的光圈,以及擁有更多焦距刻度而帶來的便利,大多數的電影鏡頭都比平面攝影鏡頭大得多。
整合到鏡身中的齒輪也是電影鏡頭的一大特征。齒輪是為了手動或無線跟 焦系統(tǒng)而設計的。標準的齒輪尺寸是0.8 米制模數,32徑節(jié)。大多數電影鏡頭都 會有齒輪控制的對焦、光圈、變焦(若 有此功能的話)。如今的另一個設計趨 勢是將整組鏡頭的齒輪設計在距離鏡頭后端完全一致的位置,這樣也加快了拍 攝期間鏡頭的更換速度。
許多平面攝影鏡頭,尤其是為了數碼單反相機設計的現代鏡頭,是沒有可以手動調節(jié)的光圈環(huán)的。當鏡頭與攝影機或相機之間具有電子通信功能時,這不成問題,但如果你將鏡頭安裝在沒有這種功能的攝影機上,你就失去了對光 圈的控制。而手動光圈控制環(huán)是電影鏡頭的特征,而且一般是可以平滑變化的 “無級光圈”。如果有必要的話,在拍攝過程中你也可以隨時調節(jié)光圈。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討論鏡頭中的光學問題了。但有關鏡片對比度、解析力、色彩再現的問題還是先按下不表,因為它們是完全獨立于鏡頭結構之外的話題。使用平面攝影鏡頭時,由于你只是在處理一張獨立的靜態(tài)照片,這和它前一張或者后一張照片沒有什么關聯(lián),所以被攝物在取景框中的運動以及光學元件的移動并不會造成什么麻煩。但在動態(tài)影像中,我們一般是與每秒24幀的連續(xù)圖像打交道,每一幀之間若是有區(qū)別,便會非常明顯。
鏡頭的呼吸效應是一個非常擾人的光學現象。當你調整焦點的遠近時,事實上是在把對焦組件推近或遠離傳感器,其距離的改變導致了成像尺寸的改變。證據就是當你從前后景之間調整焦點時,會產生“類似于變焦”的效果,這看起來就像是鏡頭在來回“呼吸”。因其 復雜的設計,這種現象在變焦鏡頭中為常見,但定焦鏡頭上也可能出現。大多數電影鏡頭的設計者們?yōu)榱吮M可能抑制鏡頭的呼吸效應,都下了很大的工夫。
下一個對比只針對變焦鏡頭。對于電影變焦鏡頭來說,相較于變焦面 (varifocal),它們更傾向于等焦面的設計。前者在調節(jié)焦距時并不能保持焦點的固定,焦點會偏移,所以每次改變焦距后都需要重新對焦。而一個等焦面鏡 頭可以在整個變焦過程中保持準確不變的焦點;你可以推進到焦距,對被攝物對焦,然后再調節(jié)任何一個你需 要的焦距,鏡頭還是會保持你想要的焦點。使用變焦面鏡頭時,你將無法在一個鏡頭中實現鏡頭推拉。而很多平面攝影鏡頭都是變焦面的。
,一些變焦鏡頭在你推拉變焦時會體現出軸向的變化。這意味著隨著焦距的變化,構圖會有水平或垂直向的輕微改變。多數情況下這不是什么問題,但如果你將鏡頭推向一幢設計精確的建筑物,軸向的漂移就會變得明顯。許多電影鏡頭在設計上就會嘗試避免軸向漂移。
雖然價格高達90,000美金的鏡頭確實存在,但不是所有的電影鏡頭都貴的離譜。隨著近來數碼電影攝影機的價格逐漸變得親民,廉價電影鏡頭的市場也迅速擴大。
2011年發(fā)布的Zeiss CP.2定焦鏡頭組,是早一批專門為高清數碼單反相機以及中端數碼電影攝影機設計的電影鏡頭之一;該公司近期還發(fā)布了新一代的CP.3定焦鏡頭組。佳能已經推出了CN- E電影定焦鏡頭組;施耐德也發(fā)布了Cine-Xenar和Xenon FF系列。除此之外, Rokinon有Xeen系列鏡頭,Tokina則有他 們的ATX和Cinema Vista 定焦系列; Veydra將MIni定焦系列加入了產品線; 適馬也提供Cine High Speed Zooms (電影高速變焦系列),Cine FF Zooms(電 影全幅變焦系列)和Cine FF High Speed Primes(電影全幅高速定焦系列)的選 擇;富士近也發(fā)布了它們的MK系列電影變焦頭。
高清數碼單反相機與中端電影攝影機創(chuàng)造了低價鏡頭的市場需求,更多的廠商將投身于這個市場,這種趨勢還將持續(xù)下去。這些鏡頭大多定價在每支 4000到8000美元之間。有個別的還會更便宜;Tokina和Veydra的一些鏡頭定價甚低于每支1000美元。大部分低價鏡頭都有M43,佳能EF卡口,尼康F卡口,索尼E卡口的配置可供選擇,其中的一些也提供PL卡口。這些鏡頭除了資歷淺之外沒有什么大缺點,它們的表現相較于那些價格四倍于它們的高端鏡頭也并沒有天壤之別。因為它們中的大部分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能夠覆蓋全畫幅傳感器,所以它們甚還普遍具有比高端電影鏡頭更大的成像圈。
應該選擇何種鏡頭取決于你要拍攝怎么樣的項目,適用于所有場景的鏡頭是不存在的。ENG/EFP風格的鏡頭適合拍攝新聞、紀錄片和體育賽事。演播室鏡頭適合拍攝演播室制作和體育場館項目。平面攝影師用的順手的唯有平面攝影鏡頭。而電影鏡頭,則是為那些拍攝商業(yè)廣告、音樂視頻、短片、長片的電影人們量身定制的。你是我在上段中提到的一種人?不要猶豫,電影鏡頭確實物有所值。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news/872.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