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國家文化部舉辦優(yōu)秀影片獎評選,一等獎大多是如今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鋼鐵戰(zhàn)士》《白毛女》《董存瑞》《渡江偵察記》……這些作品中,有一部看起來與眾不同——《烏鴉與麻雀》。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上映的首部電影,開拍于解放前,完成于新中國成立后,是真正意義上“跨時代”的影片。《烏鴉與麻雀》的獨特性有三點:第一,與我們印象中的主旋律電影不同,它沒有英雄典型,沒有戰(zhàn)爭場面,全片帶有鮮明的喜劇色彩;第二,影片是典型的以小見大,故事全部發(fā)生在1948年上海一棟老樓里,將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社會矛盾展現得淋漓盡致;第三,這是一部在動蕩和變局中誕生的作品,歷經磨難,卻也因此探索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敘事、拍攝和表演模式。
1948年冬,解放前的上海風起云涌,小學教師聯(lián)合進修會在法租界公園開展進步活動,著名演員趙丹應邀參加,并深情朗誦了話劇《屈原》中的《雷電頌》:“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現場掌聲雷動,臺下國民黨便衣特務攢動,出門就開始跟蹤、監(jiān)視起趙丹。為了躲避特務盯梢,趙丹舉家搬遷,過起了東躲西藏的日子,最后躲進了逼仄的石庫門老樓。老樓里住著一個舞女,夜夜笙歌吵得鄰居不得安寧,趙丹一氣之下將她告上法庭。結果,舞女帶著一名神秘男子出庭,男子拿出一張國民黨特務證,法官當場鞠躬認錯,趙丹無理由敗訴,只能再一次搬家。與國民黨的腐敗、頹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東北、華北一片新生。趙丹的妻子黃宗英對他說:“阿丹,該搞一部電影,把國統(tǒng)區(qū)黎明前的黑暗拍下來!”于是,夫妻倆立即跑去昆侖影業(yè)公司,集結陳白塵、沈浮、鄭君里、徐韜、王林谷等當時上海灘最優(yōu)秀的電影人,很快達成共識:“我們作為蔣家王朝覆滅的目擊者,有責任記下它最后的罪惡史,并以之迎接解放。”三四個月后,劇本誕生,趙丹為其命名為《烏鴉與麻雀》。烏鴉,是當時上海人對國民黨特務的稱呼,對應了劇本中的國民黨小官僚侯義伯;麻雀,則是侯義伯出租樓里的住客們,他們有教師、攤販、女仆,也有紅軍親屬,象征著各行各業(yè)的底層群眾。影片開場是一則售樓廣告——侯義伯夫婦為了發(fā)國難財,決定趕走住戶,賣掉樓房。接下來,鏡頭在小樓的公共區(qū)域和私人區(qū)域間來回跳轉,一幅舊上海的浮世繪就此展開:房子原戶主孔老校的兒子參加了新四軍,導致孔家家宅被侯義伯霸占,說賣就賣;中學教員華潔之為保護學生運動被捕,留下太太獨自在家中照顧生病女兒;華太太向侯義伯求助不成反被調戲;小攤販肖老板夫婦受侯義伯威逼利誘,成了租客中的“間諜”,散盡家財還被狠揍了一頓……《烏鴉與麻雀》劇照。華潔之(孫道臨 飾)和華太太(上官云珠 飾)。小小的石庫門老樓里,每日爆發(fā)著小市民的反擊戰(zhàn)、間諜戰(zhàn),每個人輪流用自己的方法對抗侯義伯,紛紛挫敗。最后,租客們被逼到絕處,所有人團結起來,決定聯(lián)合“抗侯”。隨著國民黨政權覆滅,侯義伯夫婦狼狽逃離,這群租客最終收回了自己的家。這樣一部隱喻性電影,在當時的形勢下拍攝難度極大。導演鄭君里為了“過審”,特地刪掉一些鏡頭,交送國民黨的電影檢查處,可最后還是沒能逃開“顛覆政府”的罪名,已經完成1/3的電影被禁拍。索性,鄭君里和趙丹等人開始修改劇本、寫分鏡,準備一旦解放就重新開拍。攝制組的人白天在攝影棚里打麻將,晚上悄悄寫劇本。寫一頁,藏一頁,攝影棚頂的大梁上面堆滿了一摞摞紙。為了躲避跟蹤,所有人都跟地下工作者一樣出入公司,以確保劇本安全。1949年5月,上海解放,電影重啟。鄭君里在日后的采訪中回憶道:“房子,好比一座江山,它原本屬于人民,后來被漢奸、惡棍霸占去了,這些壞蛋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但是已臨近末日,終于夾著尾巴逃跑,而房子重歸原主?!?/span>除了在多線敘事和群像運鏡上的突破,《烏鴉與麻雀》的人物塑造堪稱經典。趙丹飾演的攤販肖老板是一個投機又悲劇的小市民,他會在租客們走投無路時出頭,也會在侯義伯的花言巧語下叛變,但最終在壓迫中意識到唯有團結才能勝利。這是趙丹自己構思創(chuàng)作的角色,其多面性和現實性引發(fā)無數觀眾思考。以前,身為大明星,他住的是租界別墅;如今,一家人蜷縮在破舊小房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觀察到的人民的真實生活,化在角色里。他不洗澡、不刮胡,每天抓件衣服、畫個眉毛就開始演肖老板,完全顛覆過去形象,塑造了經典。在1957年文化部的優(yōu)秀影片評選之初,《烏鴉與麻雀》只獲得了二等獎,因為有評委質疑它不是新中國的電影制片廠所拍的。得知這個結果后,周恩來總理很是不滿,他說:“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拍出這么好的電影,怎么只能是二等獎?”毛主席也認為影片很好,于是改評為一等獎。周總理患癌后,身體備受折磨,為緩解病痛,放松心情,時常會調一些老電影看,其中一部就是《烏鴉與麻雀》。這部電影究竟好在哪兒?或許可以用張藝謀的話解答:“有的時候,越是收縮起來拍一個小東西,如果拍得透徹,可能更有穿透力?!?/span>《烏鴉與麻雀》就是如此,在70多年前的那座上海小樓里,我們看到了黎明前的黑暗,也看到了黑暗中的革命;看到了物價橫飛背后的社會矛盾,也看到了一座城市和一個民族的覺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余馳疆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KdGd22OXxqLrPAu-Mg0r3w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