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認證為創(chuàng)作人或影視公司,認證即可享有:
視頻拍攝制作之如何使畫面具有膠片感;想讓數(shù)字圖像的畫面看起來有膠片的感覺,有兩種方法。來看看這兩種方法是什么,以及為什么這么操作。
說起來,膠片感這種東西挺玄乎的。每個人喜歡的膠片感風格都不太一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目前營造膠片感有兩個最流行的基本方法,但它倆走的路線卻恰好是相反的。
視頻拍攝制作之如何使畫面具有膠片感,我想我搞懂了。
二十一世紀初,膠片視頻拍攝開始過渡到數(shù)字拍攝,但新興的數(shù)字拍攝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它那股濃濃的“數(shù)碼感”畫面。慢慢的,人們都認識到造成這種畫面的原因有兩個:過度銳化的畫面細節(jié)和過于艷麗并且總會發(fā)生色彩失真的亮部。
早期的高清攝影機(索尼F900,說的就是你?。┲唤o了兩檔過曝的寬容度。亮部往往被裁切得不堪入目,而且還經(jīng)常發(fā)生色彩失真(常見的就是偏青色或者偏粉色)。然而對我們這種習慣處理膠片的人來說,用數(shù)字攝影機給電視廣播進行拍攝的經(jīng)驗原則就是將主要細節(jié)保持在低亮度水平(SAU -40, SAU就是Sony Arbitrary Unit索尼任意單位,是膠片的吸光量,簡單理解就是曝光度),而拍磁轉膠(將錄像磁帶轉換為膠片的圖像技術)甚至直接處于全黑。
而松下的VariCam就十分不錯,色彩表現(xiàn)很細致、很準確甚至很有膠片感,雖說只能拍攝720p,但由于很多攝影師被它“不那么‘索尼’”( "non-Sony" look)的畫面所吸引,因而當年在人氣上也是遠勝F900。VariCam包含的幾種伽馬曲線都對亮部進行了比較強的壓縮。雖說拍出來的畫面都還要經(jīng)過調色處理,但由于VariCam可以穩(wěn)定畫面亮部的飽和度,而且充滿膠片感,一般就直接用了。
隨著攝影機不斷改良,機器的寬容度也越來越高,畫面還是不怎么有膠片感。直到2010年Arri Alexa Classic閃亮登場,像我一等從膠片入行的DP們才feel到被數(shù)碼新世界所接納。這臺新機器神奇的地方在于,他整個寬容度都是實際可用的,而不用為了保護亮部和防止發(fā)生色彩失真,而不得不把膚色壓在60%亮度以下,用Alexa你可以自由的對畫面進行過曝或者欠曝處理,看起來一律美美噠。所以自Alexa之后,過曝或者欠曝處理從保護細節(jié)不得已而為之變成了自由的創(chuàng)意表達手法。
Alexa拍出來的畫面顏色實在讓我著迷,所以我開始想要找到它這么神奇的原因。于是我弄來了一臺索尼F55(當時還沒有EI模式)和一臺Alexa,兩臺機器都對準色卡然后一點一點地把曝光度往上調,看看再曝光度攀升的同時色彩飽和度有什么變化。
自定義模式下,索尼F55在亮度達到70%的時候色彩才停止飽和化,這時候畫面亮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劇烈的色彩失真,矢量示波器上的形狀看起來跟一只縮了水的海星一樣。Alexa呢,矢量示波器上的形狀在亮度達到35%的時候就停止膨脹了,而后一直固定在一個穩(wěn)定水平,即使曝光度繼續(xù)往上推,畫面顏色也僅僅是亮度提高了,飽和度沒有發(fā)生變化。
而膠卷看起來的效果就是像Alexa這樣的,至少一般人是這么理解的(假如你不是如同調色師那么細摳的話)。
視頻拍攝通常為了營造膠片感,調色師都會把暗部的飽和度往下壓,但他們的做法對于我這個實際拍過膠片而且還很滿意Alexa的膠片感的人來說,顯得好像有些相違背。我是很喜歡膠片感的畫面,但是一直以來我都不明白為什么我會格外留意低飽和度的畫面亮部,而他們卻死死壓著暗部的飽和度。
當我搞明白之后,確實覺得自己有點小白癡。之所以我會習慣注意亮部,是因為我在數(shù)字攝影技術還存在很多缺陷的時候開始接觸這項技術的。
膠片上我可以任意地對亮部進行過曝,讓窗外光這些畫面元素直接爆掉,甚至可以利用環(huán)境光來進行拍攝。為什么可以這么任性?因為在膠片上亮部到純白的過渡十分柔和,而且純白也不會發(fā)生飽和度失真。膠片hold得住亮部和高光,但是暗部通常會一片黑。而數(shù)字攝影能夠在暗部保留更多細節(jié),但卻會“見光死”。
而且正片的暗部也會一片黑。我入行的時候接的活一般都是長片,所以我會格外留意正片的畫面效果。正片在暗部的動態(tài)范圍甚至都沒有膠片高,因為正片暗部密度要足夠高才能擋得住放映機的光,這樣放映畫面的黑才能看著比較純正。而調色師一直是接觸負片的,所以他們的整個體驗才會跟我不一樣。
(小科普:舊時的電影制作流程是,電影的剪輯母帶或剪輯決策表(edit decision list,簡稱EDL)要通過批準,然后原底片(Original Camera Negative,簡稱OCN)才會由底片剪輯師(negative cutter)根據(jù)剪輯母帶或者剪輯決策表進行匹配和組合,接著就會從這堆剪好的底片里面沖洗出一些校正拷貝(Answer Prints),在沖印校正拷貝的時候,膠片的密度和顏色就會根據(jù)主創(chuàng)人員的意見進行調整。接著,會再用剪好底片洗出中間片(Interpositive prints,簡稱IP),在檢查確認和校正拷貝一致之后,每一份IP都會再沖洗出一份或多份翻制底片(Dupe Negative),接著正式用于放映或發(fā)行的成片才會用這些翻制底片進行沖洗。而調色師則是在校正拷貝沖洗時對顏色進行調整的。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我在Widescreen Museum找到這卷《阿拉伯的勞倫斯》的65mm負片掃描圖片。(是個很好的網(wǎng)站,大家都應該好好去看看(翻譯注:但是那個網(wǎng)頁設計真的是古老...))接著我導入到Lightroom里隨意調了一下:
如你所看到的,在負片上,暗的區(qū)域其實就是亮部,亮的區(qū)域反而是暗部。而極大多數(shù)色彩信息都集中在中間調上。有趣的是,由于膠片透明的原因,暗部過渡很快。
正片與負片兩者是相反的,正片里透明的部分就是亮部信息,負片里透明的就是暗部。但無論是正片還是底片,提高片基的透光度都意味著減少色彩信息。
作為一個用膠卷拍攝的DP,我知道暗部的動態(tài)范圍很小,因為膠片的材質特性使得畫面暗部還沒表達出什么細節(jié),就全被壓到純黑了。這也是膠片的無奈之處,不然的話膠片很難表現(xiàn)純正的黑色。但另一方面,那時候調色師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因為他們是直接在負片上做文章的,所以說他們可以盡情地對負片暗部進行調節(jié)以保留盡可能多的畫面細節(jié),即使這些暗部細節(jié)在負片沖印成正片的時候,可能最后都沒有保留在正片里面。
同理,數(shù)字攝影機所捕捉到的暗部細節(jié),其實在磁轉膠轉到膠片畫面上,都沒有辦法很好地保留,因為膠片正片沒有能力承載膠轉磁設備從負片獲取的所有畫面細節(jié)。
簡單說來就是:
1、如果你習慣用負片進行調色,那你就會習慣于將數(shù)字圖像調得像是磁轉膠的負片畫面那樣,習慣于控制數(shù)字圖像暗部的飽和度,因為負片在逐漸過渡到透明部分的時候,色彩飽和度也會逐漸降低。
2、假如你更習慣于看沖洗好的正片,你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在控制數(shù)字圖像亮部的飽和度,因為正像膠片越透明色彩的飽和度就越低。
我個人覺得,大多數(shù)調色師可能會結合這兩種技法同時運用。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shù)攝影機都著重于畫面亮部的飽和度控制,例如Alexa絕對是這樣,搭載Light Iron色彩科學的Panavision DXL2也是這樣,RED也絕對是這樣。
當然把注意力放在亮部的調節(jié)上也是明智的,畢竟一般人都是看正片才看得出來膠片感,隨著數(shù)字投影儀的出現(xiàn),模擬膠片的重要性慢慢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好數(shù)字拍攝技術創(chuàng)造出更精美的畫面。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那亮部模擬膠片還是暗部模擬膠片就不重要了,因為兩者都可以達到創(chuàng)作需求。
視頻拍攝制作之如何使畫面具有膠片感帶到這里,歡迎交流分享~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news/2397.html全部評論
關注我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